⒈ 謂露水多。
⒉ 比喻受霜露之苦。
⒊ 比喻遭人議論猜疑。
⒈ 謂露水多。
引《詩·召南·行露》:“厭浥行露,豈不夙夜,謂行多露?!?br />朱熹 集傳:“言道間之露方濕,我豈不欲早夜而行乎,畏多露之沾濡而不敢爾?!?br />南朝 齊 謝朓 《七夕賦》:“朱光既夕,涼云始浮。盈多露之藹藹,升明月之悠悠?!?br />唐 宋之問 《早發(fā)始興江口》詩:“桂香多露裛,石響細泉回?!?/span>
⒉ 比喻受霜露之苦。
引唐 王維 《和陳監(jiān)四郎秋雨中思從弟據(jù)》:“忽有愁霖唱,更陳多露言?!?/span>
⒊ 比喻遭人議論猜疑。
引唐 呂溫 《同舍弟恭歲暮寄晉州李六協(xié)律三十韻》:“早行多露悔,強進觸藩羸。功名豈身利,仁義非吾私?!?/span>
⒈ 露水多。后借喻男女私會或行為不檢點。
引語出《詩經(jīng)·召南·行露》:「厭浥行露,豈不夙夜,謂行多露?!?/span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