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多僻”。多邪僻。
⒈ 亦作“多僻”。多邪僻。
引《詩·大雅·板》:“民之多辟,無自立辟?!?br />鄭玄 箋:“民之行多為邪僻者,乃女君臣之過;無自謂所建為法也?!?br />《詩·大雅·蕩》:“疾威上帝,其命多辟。”
鄭玄 箋:“‘疾,病人’者,重賦斂也;‘威,罪人’者,峻刑法也。其政教又多邪辟,不由舊章。辟,匹亦反。本又作僻?!?br />《晏子春秋·問上七》:“無以多辟傷百姓?!?br />三國 魏 嵇康 《幽憤詩》:“民之多僻,政不由己?!?br />晉 干寶 《晉紀總論》:“察 庾純、賈充 之事,而見 師尹 之多僻。”
⒉ 眾諸侯。
引《詩·商頌·殷武》:“天命多辟,設(shè)都于 禹 之績。”
鄭玄 箋:“天命乃令天下眾君諸侯立都於 禹 所治之功?!?/span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