龍骨 (骨骼藥材)龍骨,別名:陸虎遺生、那伽骨、生龍骨、煅龍骨、五花龍骨、青化龍骨、花龍骨、白龍骨。為古代哺乳動物如象類、犀牛類、三趾馬等的骨胳的化石。挖出龍骨后,除去泥土及雜質(zhì)。五花龍骨質(zhì)酥脆,出土后,露置空氣中極易破碎,常用毛邊紙粘貼。
龍骨lónggǔ
(1)[dragon’sbone]∶中藥名。別名“花龍骨”。為古代大形哺乳動物,如象類、犀牛類、三趾馬等的骨骼化石
(2)[keel]∶沿船底中心線從船頭至船尾的縱通桁材
龍的骨頭。
《史記.卷二九.河渠書》:「穿渠得龍骨,故名曰龍首渠。」
一種中藥。為古代動物骨骼的化石。有鎮(zhèn)靜、收斂的功效。
貫通船底前后的中央強力縱梁或構(gòu)材。船只的水下脊骨、肋骨及船殼板均連接于此。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