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像 坐姿之佛像。坐像大多表示入定、說法、降魔成道等相。佛像之坐法中,最常用者為結(jié)跏趺坐、半跏坐,前者用于佛像,后者用于菩薩像。以下列舉者為特定之坐法: (一)胡坐(又作長跪),本為印度之禮法,雙膝、雙足之趾著地而跪。眷屬部中即有其例。 (二)輪王坐(又作輪跏、輪王跏),為轉(zhuǎn)輪王之坐法,如如意輪觀音,豎一膝支持身體,以手向后支撐于地。 (三)互跪,一膝著地之坐法。 (四)箕坐,兩足前伸呈X狀之坐法。此外,尚有互坐、偏坐、賢坐、蹲坐(又作踞坐)等像。又有臀部著地之倚像,亦為坐像之別種。
坐像zuòxiàng
[sittingstatue]人物的坐姿雕像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