歃血 (漢語詞語)歃血是一個(gè)漢語詞匯,讀音為shà xuè,指的是古代舉行盟會時(shí),微飲牲血,或含于口中,或涂于口旁,以示信守誓言的誠意的行為。出自《史記·平原君虞卿列傳》。
歃血shàxuè
[smearthebloodofasacrificeonthemouth—anancientformofswearinganoath]古人盟會時(shí),微飲牲血,或含于口中,或涂于口旁,以示信守誓言的誠意
王當(dāng)歃血而定從,次者吾君,次者遂。——《史記·平原君虞卿列傳》
古代盟誓時(shí),用牲血涂在嘴邊,表示守信不悔。
《谷梁傳.莊公二十七年》:「衣裳之會十有一,未嘗有歃血之盟也,信厚也?!?br>《淮南子.齊俗》:「故胡人彈骨,越人契臂,中國歃血也,所由各異,其于信一也?!?br>也稱為「啑血」、「唼血」。
英語tosmearone'slipswiththebloodofasacrificeasameansofpledgingallegiance(old)?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(diǎn)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