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因 佛教語、由來;原因 1.佛教語。謂事皆種因于前世,故稱。 南朝 梁 沈約 《形神論》:“若修此力致,復(fù)有前因,因熟果成,自相感召?!薄都t樓夢》第一二○回:“寳玉原是一種奇異的人,夙世前因,自有一定,原無可怨天尤人?!?清 黃遵憲 《以運菊桃雜供一瓶作歌》:“眾生后果本前因,汝花未必原花身。” 2.由來;原因?!抖膛陌阁@奇》卷十九:“看官,你道從來只有說書的續(xù)上前因,那有做夢的接著前事?” 夏丏尊 葉圣陶 《文心》十二:“在他們的對話里,把故事的前因烘托出來,讓看戲的人明白。”
前因qiányīn
[antecedents]在一個事變或事件之前發(fā)生的或起過影響作用的事情、條件、形勢或環(huán)境
戰(zhàn)爭的前因和后果
事件的由來。
《三國演義.第一四回》:「乃引呂布同入后堂,實告前因;就將曹操所送密書與呂布看?!?br>
佛教用語。指一切事皆種因于前,是為前因。相對于后果而言。
英語antecedents
法語antécédents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