龜茲 (古代西域大國)龜茲國(拼音qiū‘cí,梵語Kucina)又稱丘慈、邱茲、丘茲,是中國古代西域大國之一,漢朝時為西域北道諸國之一,唐代安西四鎮(zhèn)之一。為古來西域出產(chǎn)鐵器之地。 龜茲古代居民屬印歐種?;佞X人到來后,人種和語言均逐漸回鶻化,龜茲國以庫車綠洲為中心,最盛時轄境相當于今新疆輪臺、庫車、沙雅、拜城、阿克蘇 、新和六縣市。 都延城,唐代稱伊邏盧城(今新疆庫車東郊皮朗古城)。西漢時隸屬于匈奴。公元前77年(漢昭帝元鳳四年),龜茲服從于漢。公元前60年(神爵二年),漢廷在龜茲東烏壘城設(shè)西域都護。王莽時重又隸屬于匈奴。 5世紀中葉,龜茲一度為柔然部控制。5世紀末,曾隸屬于西方強國嚈噠。此后,龜茲曾先后遣使于北魏、北周和南朝的梁。隋代時,龜茲臣屬于北方西突厥汗國。615年(隋煬帝大業(yè)十一年),曾遣使入朝。唐朝貞觀十四年(640年),唐軍攻滅高昌,設(shè)置,西州(今新疆吐魯番)、庭州(今新疆吉木薩爾),并設(shè)安西都護府,648年(貞觀二十二年),唐軍攻滅龜茲,將龜茲納入統(tǒng)治。658年,唐朝移安西都護府于龜茲。 在歷史長河中,龜茲是絲綢之路新疆段塔克拉瑪干沙漠北道的重鎮(zhèn),宗教、文化、經(jīng)濟等極為發(fā)達,龜茲擁有比莫高窟歷史更加久遠的石窟藝術(shù),它被現(xiàn)代石窟藝術(shù)家稱做"第二個敦煌莫高窟"。龜茲人擅長音樂,龜茲樂舞發(fā)源于此。此外尚有冶鐵業(yè),名聞遐邇,西域許多國家的鐵器多仰給于龜茲。
龜茲Qiūcí
[Qiucistate]古代西域國名,在今新疆庫車縣一帶
國名。漢代西域國之一。在今新疆省庫車、沙雅二縣之間。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