圜丘 (北京圜丘)圜丘在天壇南半部,始建于嘉靖九年(1530年),坐北朝南,四周繞以紅色宮墻,上飾綠色琉璃瓦,俗稱“子墻”。子墻四周各有一大門。北門叫成貞門,也稱北天門;東門叫泰元門,也稱東天門;西門叫廣利門,也稱西天門。南面正門叫昭亨門,也稱南天門。每座門上題有滿漢合璧門額。將各門名稱的第二個字順序排列為元、亨、利、貞?!霸保硎忌f物,天地生物無偏私;“亨”為萬物生長繁茂亨通;“利”,為天地陰陽相合,從而使萬物生長各得其宜;“貞”,為天地陰陽保持相合而不偏,以使萬物能夠正固而持久。 圜丘 (詞語)圜丘,拼音yuán qiū,是指古代帝王冬至祭天的地方。
圜丘yuánqiū
[roundmound]中國明、清兩代帝王每年冬至祭天的祭臺,在北京天壇內(nèi)。為漢白玉石砌成的三層圓臺。四面有欄桿、臺階;外圍有兩道圍墻。其北有一座圓殿皇穹宇,是存放祭天用天神牌位的專用建筑?;蜀酚钔庥袌A形圍墻,南面有三座磚拱門,俗稱“回音壁”
天子祭天之壇。亦即后世的天壇。
《周禮.春官.大司樂》:「冬日至,于地上之圜丘奏之?!?br>
仙人的居處。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