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人 (佛教名詞)天人(梵文:???,Deva),又稱天眾,音譯為提婆,指住于欲界及色界諸天界之有情。 有時(shí)“天人”的意思指是是天界與欲界人間的有情,因此也稱作“人天”,因?yàn)槿碎g與天界同屬于善處,須無(wú)犯重罪戒者方能生于此間。持守五戒能于后世保有人身,不墮惡道之中;若再加行十善業(yè)者,死后將生欲界天,成為欲界天人。若再修禪定者,則可往生色界天,成為色界天人。 天人居于天界,為輪回中的六道之一,眾生因修上品十善,所以離開五道,投生于天趣。其中若是未修禪定,不能離于地者,為地居天。夜摩天以上四天,因禪定力故,不依于地,居于空中。但因其定力未到,即未能入根本禪定,所以還未能脫離欲界。即如端坐攝身,調(diào)和氣息,泯然澄靜,身如云影,虛豁清凈,而猶見有身心之相,便名為欲界定,是為欲界諸天所修之定。如能修根本禪,離欲界之粗散,便生于色界。 天人 (漢語(yǔ)詞匯)天人:1.洞悉宇宙人生本原的人,超越生死、超越輪回之人,亦指神仙仙人,天子,神仙,才能出眾的人等。2.天和人,天象和人事 天人之際 天人合一。3.有時(shí)候也特指天子。4.仙女。 道教仙人不是印度佛教的天人,不可混淆對(duì)比。
天人tiānrén
(1)[heavenandman]∶天和人;天象和人事
天人之際
天人合一
(2)[celestialbeing;immortal;outstandingman(intalentorappearance)]∶仙人;神人;才能或容貌出眾的人
(3)[emperor]∶特指天子
洞悉宇宙、人生真理的人。
《莊子.天下》:「不離于宗,謂之天人。」
天象與人事之間的關(guān)系。
《漢書.卷五六.董仲舒?zhèn)鳌罚骸赋贾?jǐn)案春秋之中,視前世已行之事,以觀天人相與之際,甚可畏也?!?br>
仙人、神人。形容容貌出眾或才能過(guò)人的人。唐.杜甫〈八哀詩(shī).贈(zèng)太子太師汝陽(yáng)郡王琎〉:「汝陽(yáng)讓帝子,眉宇真天人?!埂度龂?guó)演義.第三九回》:「吾笑徐元直在丞相面前,夸諸葛亮為天人。」后亦指美麗的女子。《聊齋志異.卷二.阿寶》:「轉(zhuǎn)念阿寶未必美如天人,何遂高自位置如此?」
天和人。
《三國(guó)演義.第一回》:「背義忘恩,天人共戮。」
天理人欲。
如:「天人交戰(zhàn)」。
英語(yǔ)ManandHeaven,celestialbeing
本站部份資料來(lái)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(qǐng)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(yǔ)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(hào)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(yíng)利性站點(diǎn)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