關漢卿 (元代戲曲作家)關漢卿(1234年前-1300年左右),”漢卿“是字,號已齋(一齋、已齋叟), 漢族,解州(今山西省運城)人, 另有籍貫大都(今北京市)和 祁州(今河北省安國市)等說。 元雜劇奠基人, “元曲四大家”之首,與白樸、馬致遠、鄭光祖并稱為“元曲四大家”。 以雜劇的成就最大,今知有67部,現(xiàn)存18部,個別作品是否為他所作,無定論,最著名的是《竇娥冤》。關漢卿也寫了不少歷史劇,如《單刀會》、《單鞭奪槊》、《西蜀夢》等;散曲今存小令40多首、套數(shù)10多首。關漢卿塑造的“我是個蒸不爛、煮不熟、捶不匾、炒不爆、響珰珰一粒銅豌豆”(《一枝花 · 不伏老》)的形象也廣為人稱,被譽為“曲圣”。
關漢卿GuānHànqīng
[GuanHanqing](約1210—約1300)中國元朝戲劇家。大都(今北京)人。曾任太醫(yī)尹。一生從事戲曲創(chuàng)作活動。與馬致遠、白樸、鄭光祖并稱“元曲四大家”。所作或創(chuàng)作雜劇今知60多種,散曲10余套。作品大多數(shù)以社會下層人物為主人公,深刻揭露社會的腐敗和黑暗。現(xiàn)存有《竇娥冤》、《救風塵》、《拜月亭》、《調風月》、《望江亭》、《單刀會》、《蝴蝶夢》、《玉鏡臺》、《金線池》、《謝天香》、《緋衣夢》、《西蜀夢》、《哭存孝》等共十三種;《哭香囊》、《春衫記》、《孟良盜骨》三種僅存殘曲
人名。號己齋叟,元大都(今北平市)?人。生卒年不詳。金末以解元貢于鄉(xiāng),后為太醫(yī)院尹,金亡不仕。畢生致力於戲劇,為元曲四大家之一,所作劇本多通俗口語,著有《竇娥冤》等六十五種雜劇。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