鴟吻 鴟吻,又名螭吻、鴟尾,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,為鱗蟲之長瑞獸龍之第九子??陂熢氪?,平生好吞,殿脊兩端的卷尾龍頭是其遺像。形狀像四腳蛇剪去了尾巴,這位龍子好在險要處東張西望,也喜歡吞火。 據(jù)《太平御覽》載:“唐會要目,漢相梁殿災(zāi)后,越巫言,‘海中有魚虬,尾似鴟,激浪即降雨’,遂作其像于尾,以厭火祥。”北宋吳楚原亦在《青箱雜記》記載:“海為魚,虬尾似鴟,用以噴浪則降雨”。 鴟吻是中國古代建筑屋脊正脊兩端的一種飾物。初作鴟尾之形,一說為蚩(一種海獸)尾之形,象征辟除火災(zāi)。后來式樣改變,折而向上似張口吞脊,因名鴟吻,又稱“龍吻”。在房脊上安兩個相對的鴟吻,能避火災(zāi)。
鴟吻chīwěn
[akindofornamentofroofridge]指中式房屋屋脊兩端陶制的裝飾物
古代宮殿屋脊兩端的獸形裝飾物?!杜f唐書.卷八.玄宗本紀(jì)上》:「十四年……六月戊午,大風(fēng),拔木發(fā)屋,毀端門鴟吻,都城門等及寺觀鴟吻落者殆半?!挂沧鳌给|尾」。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