岔曲 岔曲是八角鼓中最原始曲種,為單弦演唱中的一部分,它起源于清初滿族八旗子弟的日常娛樂,興盛于乾隆朝,流行于北京城內外。岔曲是八角鼓、單弦的主要曲調,用作曲牌聯(lián)套體的曲頭和曲尾;同時也可單獨演唱。是乾隆年間流行于北京曲藝班社“檔子”里的一種俗曲,有平岔、慢岔、起字岔、垛字岔、西岔、數(shù)岔等多種曲調,內容多是模擬女性第一人稱的情歌。清末民初以后,岔曲作為單弦演員在演唱正式曲目之前加演的小段。
清乾隆年間的一種曲藝。其曲調由高腔劇種中的脆白發(fā)展而成,普通為八角鼓曲的前奏曲。內容多為抒情或歌詠風花雪月四時的景象。后來岔曲逐漸與民歌、小曲合流,形成單弦牌子曲。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