鼠莽草 鼠莽草是常綠灌木或小喬木,高3-10m。樹皮、老枝灰褐色。單葉互生或集生。莽草產(chǎn)江蘇南部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貴州。生于沿河兩岸,陰濕溝谷兩旁的混交林或疏林中。莽草果實9月成熟,鮮果出種率3%至13%。 別名,芒草、葞、春草、石佳、紅桂、鼠莽、紅茴香、骨底搜、山木蟹、山大茴 祛風止痛;消腫散結(jié);殺蟲止癢。 毒草名。人用以毒鼠,故名。 《元典章·刑部四·自害》:“今后非因鬭毆殺傷,自行投河自縊及服食鼠莽草死者,如別無他故,官司無得理問。”亦省稱“ 鼠莽 ”。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草六·莽草》:“此物有毒,食之令人迷罔,故名。山人以毒鼠,謂之鼠莽。” 鼠莽草 聞有一草名鼠莽,食之隨死不可醫(yī)。 非惟自己愛毒烈,輒使妻兒常號悲。 本圖將此報私忿,不知官府誠難欺。 人生樂國豈易得,輕命如此何愚癡。 縣令慚無功及民,徒有勤懇形諸辭。 后來有問誰為此,但道東陽田家兒。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