撟舌 舌翹起不能出聲;形容畏葸難言或驚訝的樣子。 甲申(崇禎十七年,1644)二月二日,闖賊陷郡,毒我宗紳,辱我士女,彼汾一方,幾成羅剎鬼國。潔身之侶,望風(fēng)而逃,被繋之儔,垂首而聽。乃有妃子、王孫、名儒、俠客,寧為玉碎,無取瓦全,視死如歸,慕義若渴,或從容以赴難,或慷慨以捐軀。激太上之風(fēng),扇至奇之采,得其一二,已足令頑鈍者撟舌?!斗陉柨h志·五烈傳》
因恐懼害怕而張開嘴巴、翹起舌頭,無法出聲。
《新唐書.卷一五九.吳湊傳》:「撟舌阿旨固善,有如善民上訴,叵云罪何?」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(diǎn)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