科則 科則是中國歷代政府征收田賦按田地類別、等級而定的賦率。《禹貢》 已有九州田土分為九等征賦的記載。《國語·齊語》:“相地而衰征?!闭f明春秋時期的齊國已實行按土地肥瘠而分等征稅的制度。東漢山陽太守秦彭,曾將當(dāng)?shù)靥锏匕捶蜀?,分為三品,依品定稅。后代科則,極為復(fù)雜,各朝代、各地區(qū)有所不同。大抵宋分5等、金分9等、元分3等,明初官田分11則,民田分10則。明中葉以后,江南官民田土混淆,科則極其繁復(fù),松江、湖州等府均在千則以上。明末,官民田土均為一則,土地一般分為三等九則。清沿明制,后期科則又趨繁復(fù)。清末蘇州府內(nèi),昆山縣田畝分59則。北洋政府和國民黨政府時仍沿舊制,很少變動??苿t之間差距很大,抗戰(zhàn)前江蘇每畝正稅以0.00205元至2.05元,最低則與最高則相差千倍,稅負(fù)極不平衡。
賦役的項目等級或公事的條規(guī)。
《?;萑珪砭牛帉彶浚_報冊單》:「其新收田地科則,即推出田地之科則也?!?br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