僉議 (1)眾人的意見。多用于群臣百官。 南朝 梁 沈約 《授蕭惠休右仆射詔》:“入副朝端,僉議斯在?!?唐 白居易 《中書舍人韋貫之授禮部侍郎制》:“儀曹之選,僉議所歸?!薄顿Y治通鑒·唐玄宗開元六年》:“﹝宋璟﹞又奏:‘大理卿元行沖素稱才行,初用之時,實允僉議;當(dāng)事之后,頗非稱職,請復(fù)以為左散騎常侍?!?(2)共同商議?!端问贰ず寕鳌罚骸皺u之遂非愎諫,已自可見,而乃建白令臺諫、侍臣僉議可否,是蓋畏天下議己,而令臺諫、侍臣共分謗耳?!薄独m(xù)資治通鑒·宋太祖乾德三年》:“先是全斌受詔,每制置必與諸將僉議,因是雖小事亦各為異同,不能即決?!?/p>
眾人的意見。
《南齊書.卷四七.王融傳》:「臣側(cè)聞僉議,疑給虜書,如臣愚情,切有未喻?!?br>
共同商議。
宋.胡銓〈戊午上高宗封事〉:「檜之遂非愎諫,已自可見,而乃建白令臺諫、侍臣僉議可否,是蓋畏天下議己,而令臺諫、侍臣共分謗耳?!?br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(diǎn)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