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字文 (中國傳統(tǒng)蒙學三大讀物之一)千字文,由南北朝時期梁朝散騎侍郎、給事中周興嗣編纂、一千個漢字組成的韻文(在隋唐之前,不押韻、不對仗的文字,被稱為“筆”,而非“文”)。梁武帝(502—549年)命人從王羲之書法作品中選取1000個不重復漢字,命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編纂成文。全文為四字句,對仗工整,條理清晰,文采斐然?!肚ё治摹氛Z句平白如話,易誦易記,并譯有英文版、法文版、拉丁文版、意大利文版,是中國影響很大的兒童啟蒙讀物。 中國大陸實行簡化字、歸并異體字后,其簡體中文版本剩下九百九十余個相異漢字。
書名。南朝梁周興嗣所撰,以一千個不同的單字所寫成,每四字一句,對偶押韻,以便于背誦,是舊時兒童啟蒙時必讀的書。
晉王羲之有〈千字文帖〉,后代書法家如隋釋智永、唐歐陽詢、虞世南、褚遂良等人均有臨本,其中以釋智永的臨池功夫最深,溫厚古雅,別具面目;而釋懷素所書小草〈千字文〉,藏奇崛于平正之內,為唐代中葉今草的代表作。
英語ThousandCharacterClassic,6thcenturypoemusedasatraditionalreadingprimer
德語Tausend-Zeichen-Klassiker(S)?
法語ClassiquedesMilleCaractères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