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負慚”。
⒉ 猶抱愧。
⒈ 亦作“負慙”。猶抱愧。
引唐 李觀 《交難說》:“今也,則無 石父 解縛於 齊 相, 智罃 負慙於賈夫?!?br />宋 梅堯臣 《依韻和<春日偶書>》:“唯公恩遇留連久,頻對樽罍也負慙。”
明 歸有光 《與張?zhí)搶鶗罚骸肮读庞验g,一言可解,毋使僕負慚于彼中士民也?!?br />《豆棚閑話·藩伯子散宅興家》:“那漢再三負慚,連稱不敢?!?/span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