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禮 《三禮》是古代中國禮樂文化的理論形態(tài),對禮法、禮義作了最權(quán)威的記載和解釋,對歷代禮制的影響最為深遠(yuǎn)。 1、祭祀天、地、宗廟之禮; 2、儀禮、周禮、禮記。三禮者,《周禮》、《儀禮》、《禮記》是也。昔人謂《周禮》、《儀禮》均系周公所作,《禮記》則系漢戴德(人稱大戴)、戴圣(人稱小戴)叔侄所刪記也。按漢何休疑《周禮》作于六國之時,宋儒亦多疑之。惟劉歆、鄭玄信為周公致太平之書,但亦有謂為劉歆偽造者。清方苞《周官義》已開其端,近人康有為為《新學(xué)偽經(jīng)考》,則亦言為歆偽造無疑也。
漢以后通稱《周禮》、《儀禮》、《禮記》為「三禮」。
祭祀天神、地祇、人鬼之禮。
《書經(jīng).舜典》:「咨!四岳,有能典朕三禮?!?br>漢.孔安國.傳:「三禮,天地人之禮?!?br>《隋書.卷六.禮儀志一》:「唐、虞之時,祭天之屬為天禮,祭地之屬為地禮,祭宗廟之屬為人禮。故書云命伯夷典朕三禮?!?br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