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解釋】烽火:古代邊防報警的煙火。指邊防常抓不懈,比喻戰(zhàn)火不斷。【出處】漢·荀悅《漢紀·宣帝紀三》:“部曲相保,塹壘木樵,便兵飾弩,烽火相連。”【示例】臨歧分別,一旦恩情成斷裂;~,雁帖魚書誰與傳。 ◎元·無名氏《風送梧桐葉》第一折
本指古代邊防報警的煙火能相連續(xù)而不間斷,后代則用來形容戰(zhàn)火的蔓延。
漢.荀悅《前漢紀.卷一九.孝宣皇帝紀三》:「臣愚以為,其勢自壞,今留屯田,地勢平易,多高山野望之便,部曲相保,塹壘木樵,便兵飾弩,烽火相連,勢足并力,以逸待勞,兵之大利?!?br>元.無名氏《梧桐葉.第一折》:「臨岐分別,一旦恩情成斷絕,烽火相連,雁帖魚書誰與傳?!?br>
【解釋】烽火:古代邊防報警的煙火。指邊防常抓不懈,比喻戰(zhàn)火不斷。
【出處】漢·荀悅《漢紀·宣帝紀三》:“部曲相保,塹壘木樵,便兵飾弩,烽火相連?!?/p>
【示例】臨歧分別,一旦恩情成斷裂;~,雁帖魚書誰與傳。◎元·無名氏《風送梧桐葉》第一折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