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鳴 唇簧氣鳴樂器。唐代“長鳴角”的簡稱,隋唐時期的儀仗樂隊,僅大駕鹵簿前部所用“長鳴”的數(shù)量就達一百二十支之多。“長鳴”的吹奏有“一曲三聲”之說,也常用于警嚴。一說,“長鳴”是明清時期的“號筒”的前身。 《新唐書·儀衛(wèi)志下》:“大駕鹵簿鼓吹,分前后二部,”“前部:?鼓十二,夾金鉦十二,大鼓、長鳴皆百二十,鐃鼓十二,歌、簫、笳次之?!?宋·陳旸《樂書·俗部·竹之屬》:“《律書》、《樂圖》以為,長鳴一曲三聲,并馬上警嚴用之。第一聲曰‘龍吟’,二曰‘彪吼’,三曰‘阿聲’?!?/p>
放聲鳴叫。
《文選.曹植.求自試表》:「臣聞騏驥長鳴,伯樂昭其能?!?br>《文選.潘岳.射稚賦》:「郁軒翥以余怒,思長鳴以效能?!?br>
號筒的舊稱。參見「號筒」條。
《新唐書.卷二三.儀衛(wèi)志下》:「?鼓十二,夾金鉦皆十二,大鼓、長鳴皆百二十?!?br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