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解釋】比喻攻擊甲國時先穩(wěn)住乙國,等滅掉甲國后再滅乙國。【出處】虢、虞:周朝國名。魯僖公五年(公元前655年)晉獻公假道虞國,出師伐虢國。滅虢后,又回師滅掉虞?!臼纠拷裣榷ㄎ魇?,乘順流之勢,水陸并進,并吞東吳,此“~”之道也。 ◎明·羅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一百一十五回【語法】連動式;作定語、補語;含貶義
【解釋】比喻攻擊甲國時先穩(wěn)住乙國,等滅掉甲國后再滅乙國。
【出處】虢、虞:周朝國名。魯僖公五年(公元前655年)晉獻公假道虞國,出師伐虢國。滅虢后,又回師滅掉虞。
【示例】今先定西蜀,乘順流之勢,水陸并進,并吞東吳,此“~”之道也?!蛎鳌ち_貫中《三國演義》第一百一十五回
【語法】連動式;作定語、補語;含貶義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