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解釋】連“之”字、“無”字都不認識。形容人不識字,文化水平很低?!境鎏帯刻啤ぐ拙右住杜c元九書》:“仆始生六七月時,乳母抱弄于書屏下,有指‘無’字、‘之’字示仆者,仆雖口未能言,心已默識?!薄窘x詞】不識一丁【反義詞】學富五車【語法】動賓式;作謂語、定語;形容人不識字
之無,唐代白居易出生六七個月時,即能辨別「之」、「無」二字。見《舊唐書.卷一六六.白居易傳》。故后世用以比喻極淺顯易懂的字。不識之無比喻不識字或毫無學問。
清.黃景仁〈除夕述懷〉詩:「有兒名一生,廢學增癡憨;曾不識之無,但索梨與柑?!?br>
【解釋】連“之”字、“無”字都不認識。形容人不識字,文化水平很低。
【出處】唐·白居易《與元九書》:“仆始生六七月時,乳母抱弄于書屏下,有指‘無’字、‘之’字示仆者,仆雖口未能言,心已默識?!?/p>
【近義詞】不識一丁
【反義詞】學富五車
【語法】動賓式;作謂語、定語;形容人不識字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