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燒祆廟 譯文:蜀國公主由乳母陳氏撫養(yǎng)長大,陳氏所攜帶的幼子與公主在宮中相處了十多年。后來陳氏幼子因為宮禁出宮,六年而相思成疾。陳氏入宮憂心忡忡,公主問她原因,陳氏悄悄跟公主說了實情。公主于是借去祆廟為借口,打算與陳氏子見面。公主進了祆廟后,陳氏子睡的正熟,公主不忍打擾,于是解下小時候所玩的玉環(huán)放到了陳氏子懷中離開了。陳氏子醒了之后見到玉環(huán),悔恨不已,怒火化成火,燒了祆廟。
蜀公主乳母之子因思念公主而成疾,公主假幸祆廟之名,前去探視,時子沉睡,公主遺玉環(huán)而去,待子醒而見之,怨氣成火而廟焚的故事。見《淵鑒類函.卷五八.公主三》。后多用以比喻感情受挫或好事多磨。
元.無名氏《爭報恩.第一折》:「我今夜著他個火燒祆廟,水淹斷了藍橋?!?br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