荀彧 (東漢末年政治家、戰(zhàn)略家)荀彧(xún yù)(163年-212年),字文若。潁川潁陰(今河南許昌)人。東漢末年著名政治家、戰(zhàn)略家,曹操統(tǒng)一北方的首席謀臣和功臣。 荀彧早年被稱為“王佐之才”,初舉孝廉,任守宮令。后棄官歸鄉(xiāng),又率宗族避難冀州,被袁紹待為上賓。其后投奔曹操。官至侍中,守尚書令,封萬歲亭侯。因其任尚書令,居中持重達十數(shù)年,處理軍國事務(wù),被人敬稱為“荀令君”。后因反對曹操稱魏公而為其所忌,調(diào)離中樞,在壽春憂郁成病而亡(一說服毒自盡),年五十。獲謚敬侯,后追贈太尉。 荀彧在戰(zhàn)略方面為曹操規(guī)劃制定了統(tǒng)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,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戰(zhàn)略方針而獲其贊賞,包括“深根固本以制天下”、“迎奉天子”;戰(zhàn)術(shù)上,曾面對呂布叛亂而保全兗州三城,奇謀扼袁紹于官渡,險出宛、葉而間行輕進以掩其不意奇襲荊州等諸多建樹;政治上,為曹操舉薦了鐘繇、荀攸、陳群、杜襲、戲志才、郭嘉等大量人才。荀彧在建計、密謀、匡弼、舉人等方面多有建樹,被曹操稱為“吾之子房”。
人名。(西元163~212)?字文若,漢潁陰(今河南省許昌縣)?人。初依附袁紹,繼歸曹操,任奮武司馬。后隨操破袁紹,伐劉表,而被擢為侍中,封萬歲亭侯。曾獻議迎漢獻帝都許,不久,任尚書令,參與軍國大事。后以阻曹操進爵魏公,飲藥卒。時人以其為操所重,稱之為「荀令君」。
英語XunYu(163-212)?,brilliantstrategist,advisorofCaoCaoinThreeKingdoms
德語XunYu(Eig,Pers,163-212)?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