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立于天地之間。常以否定式或反詰式表示仇恨之深或可恥之甚。謂蒙受天恩。
⒈ 立于天地之間。常以否定式或反詰式表示仇恨之深或可恥之甚。參見“不共戴天”。
引《禮記·曲禮上》:“父之讐,弗與共戴天?!?br />《北齊書·趙郡王叡傳》:“今嗣主幼沖,豈可使邪臣在側,不守之以正,何面戴天?”
明 無名氏 《鳴鳳記·雪里歸舟》:“正是相逢恨少魚腸劍,羞與仇人共戴天?!?br />清 周亮工 《得兒書深憫其意作此寄之》詩:“蒙頭債子羞無路,灑血寃兒憾戴天?!?/span>
⒉ 謂蒙受天恩。
引宋 王禹偁 《擬李靖破頡利可汗露布》:“臣等無任樂圣戴天,抃舞懽呼之至,謹具露布以聞。”
⒈ 戴,頂著。戴天指立于天地間。常表示仇恨之深。
引《禮記·曲禮上》:「父之讎,弗與共戴天。」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