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解釋】原為佛家語,指人的本性。后多比喻事物原來的模樣?!境鎏帯刻啤せ勰堋读鎵?jīng)·行由品》:“不思善,不思惡,正與么時,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?!彼巍ぬK軾《老人行》詩:“一任秋霜換鬢毛,本來面目長如故?!薄臼纠窟@一潤色,留傳固然留傳了,但可惜的是一定失去了許多~。 ◎魯迅《且介亭雜文·門外文談》【近義詞】廬山真面目、真相大白【反義詞】涂脂抹粉、喬裝打扮【語法】偏正式;作主語、賓語;用于人與事物
本來面目běnláimiànmù
[original(real,unmasked)appearance(character)]固有的樣子
本來面目還誰識,且向樽前學楚狂。——明·王守仁《王成文公全書》
佛教用語。指人固有的心性、本分。
《五燈會元.卷二.蒙山道明禪師》:「不思善,不思惡,正恁么時,阿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。」
事物原本的樣子。
《鏡花緣.第四六回》:「任他變幻,何能脫卻本來面目!」
英語truecolors,truefeatures
法語couleursd'origine
【解釋】原為佛家語,指人的本性。后多比喻事物原來的模樣。
【出處】唐·慧能《六祖壇經(jīng)·行由品》:“不思善,不思惡,正與么時,那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?!彼巍ぬK軾《老人行》詩:“一任秋霜換鬢毛,本來面目長如故?!?/p>
【示例】這一潤色,留傳固然留傳了,但可惜的是一定失去了許多~。◎魯迅《且介亭雜文·門外文談》
【近義詞】廬山真面目、真相大白
【反義詞】涂脂抹粉、喬裝打扮
【語法】偏正式;作主語、賓語;用于人與事物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