缽頭 唐代歌舞戲,又作撥頭傳自西域。據(jù)《樂府雜錄》、《舊唐書·音樂志》記載:有胡人因其父被猛虎咬死,故身著白色喪服,披頭散發(fā),滿面哀容,上山尋找父尸。他邊走邊唱,山有八道彎,歌曲也就有八疊。后來找到那只猛虎,便與虎格斗,終于把虎殺死。
陶制的器具。
唐代一種樂舞。本出西域,曲分八疊,舞者披發(fā)素衣,面作啼狀。唐.張祜.容兒缽頭詩:「兩邊角子羊門里,猶學容兒弄缽頭?!挂沧鳌笓茴^」。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