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造反,發(fā)動叛亂。
⒈ 造反,發(fā)動叛亂。
引晉 潘岳 《西征賦》:“俾庶 朝 之構逆,歷兩王而干位。”
《南史·毛喜傳》:“及 宣帝 崩, 叔陵 構逆,敕中庶子 陸瓊 宣旨,令南北諸軍皆取 喜 處分。”
明 屠隆 《綵毫記·敷演家門》:“正遇 永王 構逆,抗節(jié)迍邅?!?/span>
⒉ 搆逆:作亂,叛亂。
引《周書·齊煬王憲傳》:“衛(wèi)王 搆逆,汝知之乎?”
唐 高彥休 《唐闕史·崔尚書雪冤獄》:“值 龐勛 搆逆,穽於寇域,逾期不歸?!?br />明 沉德符 《野獲編·勛戚·外戚封爵同邑》:“孝烈 方后 以宮婢搆逆,擁衛(wèi)圣躬,受非常寵眷?!?br />清 褚人穫 《堅瓠馀集·宋書異同》:“南譙王 義宣 之搆逆也, 暢 不從,王欲害之?!?/span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絡或由網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