難行 nán xíng 1.不易做到。 2.行走困難﹔不易前進(jìn)。 3.佛教語。猶苦行。修行時身心所受的磨煉。 (1).不易做到。 《韓非子·八經(jīng)》:“法之所外,雖有難行,不以顯焉。” (2).行走困難;不易前進(jìn)。 唐 韓愈 《江漢答孟郊》詩:“流沙信難行,馬足常往還?!?清 劉獻(xiàn)廷 《廣陽雜記》卷一:“共有三十馀灘,石大灘險難行?!?(3).佛教語。猶苦行。修行時身心所受的磨煉。 《說郛》卷八五引 宋 張商英 《護(hù)法論》:“何獨(dú)至於佛而疑之,曠大刼來修難行苦行,成等正覺,為圣中至圣。”
不容易行走。
《三國演義.第五○回》:「小路投華容道,卻近五十余里;只是地窄路險,坑坎難行?!?br>
不易施行。
如:「這個辦法雖然窒礙難行,卻值得一試。」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(diǎn)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