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(班底兒)舊時指戲班中主要演員以外的其他演員。也叫底包。
⒉ 泛指一個組織中的基本成員。
⒈ 舊時戲班中演員所納的份金。
引清 揚掌生 《夢華瑣簿》:“生旦別立下處,自稱曰堂名中人。堂名中人初入班,必納千緍或數(shù)百緍有差,曰班底。班底有整股,有半股。整股者四日得登場演劇一齣,半股者八日。”
⒉ 舊時戲班中的基本成員(相對于戲班的外約名角而言)。
引秦瘦鷗 《秋海棠》十四:“﹝管事﹞領(lǐng)著他在后臺兜了一個圈子,所有管事的人和班底里的一班二三路角色,也替他逐一引見?!?/span>
⒊ 指一個組織中的基本成員。
引《歷史研究》1975年第5期:“一九一二年夏天,當(dāng)他接到……要他開辦‘孔教會’的密信后,便四處奔走,拼湊班底?!?/span>
⒈ 戲班中除名角以外的其他腳色。
⒉ 一組織中能分任各種工作的基本干部。
例如:「這個組織的班底不錯!」
英語ordinary members of theatrical troupe
法語les membres stables d'une troupe de théatre, les membres permanents d'une organisation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