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束成捆的菁茅。苞,通“包”。古代祭祀時,以裹束著的菁茅置于柙中,用來濾去酒中渣滓。
⒈ 束成捆的菁茅。苞,通“包”。古代祭祀時,以裹束著的菁茅置于柙中,用來濾去酒中渣滓。
引《左傳·僖公四年》:“爾貢苞茅不入,王祭不共,無以縮酒,寡人是徵?!?br />《舊五代史·唐書·武皇紀下》:“僕經(jīng)事兩朝,受恩三代,位叨將相,籍係宗枝,賜鈇鉞以專征,徵苞茅而問罪?!?br />清 黃遵憲 《和鍾西耘感懷詩》:“但占風雨都來享,偶斷苞茅便問諸。”
⒈ 成束捆綁的菁茅草。古代祭祀時,用來濾酒去滓,為春秋時楚國的貢物。也作「包茅」。
⒉ 山名。位于湖南省麻陽縣東的茅坪村。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