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避回”。
⒉ 回避;避忌。
⒈ 見“避回”。亦作“避迴”?;乇?;避忌。
引《漢書·酷吏傳·王溫舒》:“稍遷至 廣平 都尉,擇郡中豪敢往吏十餘人為爪牙,皆把其陰重罪,而縱使督盜賊,快其意所欲得。此人雖有百罪,弗法;即有避回,夷之,亦滅宗?!?br />顏師古 注:“避回,謂不盡意捕擊也。”
三國 蜀 諸葛亮 《便宜十六策·斬斷》:“期會不到,聞鼓不行,乘寬自留,避迴自止,初近后遠,喚名不應(yīng),車甲不具,兵器不備,此為輕軍,輕軍者斬。”
章炳麟 《致袁世凱書》:“曩者 孫公 草創(chuàng) 金陵,綱紀(jì)未具,政事小有凌亂;其於 炳麟,又有同義肺府之親,然猶奮筆彈射,無所避回。”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