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=不稂不莠。比喻不成材。(“郎”,元明時代指平民子弟,“秀”指官僚貴族子弟)
⒈ 明代 俗語。猶言不高不下。
引明 田藝蘅 《留青日札·沉萬三秀》:“元 時稱人以郎、官、秀為等第,至今人之鄙人曰不郎不秀,是言不高不下也?!?/span>
⒉ 用以比喻不成材或沒出息。參見“不稂不莠”。
⒈ 郎,平民子弟。秀,貴族子弟。不郎不秀指不高不下,比喻不成材、沒出息。參見「不稂不莠」條。
引明·田藝蘅《留青日記抄·卷四·沈萬三秀》:「元時稱人以郎、官、秀為等第,至今之鄙人曰不郎不秀,是言不高不下也?!?/span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