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《易·震》:“震驚百里,不喪匕鬯。”孫星衍集解引鄭玄曰:“雷發(fā)聲,聞于百里,古者諸侯之象。諸侯之教令,能警戒其國內(nèi),則守其宗廟社稷,為之祭主,不亡匕與鬯也?!必啊③?,古代祭祀宗廟用物,借指宗廟祭祀。后以“不喪匕鬯”形容軍紀嚴明,百姓安堵,不廢宗廟祭祀。
⒈ 匕、鬯,古代祭祀宗廟用物,借指宗廟祭祀。后以“不喪匕鬯”形容軍紀嚴明,百姓安堵,不廢宗廟祭祀。
引《易·震》:“震驚百里,不喪匕鬯。”
孫星衍 集解引 鄭玄 曰:“雷發(fā)聲,聞于百里,古者諸侯之象。諸侯之教令,能警戒其國內(nèi),則守其宗廟社稷,為之祭主,不亡匕與鬯也。”
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《辛亥革命·南北議和·蔡專使元培代表布告全國文》:“袁公 之威望,與其舊部將士之忠義,方 清 攝政王解職,及 清 帝退位,至危逼之時期,尚能鎮(zhèn)攝全京,不喪匕鬯;至於今日,復(fù)何疑慮!”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