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同“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”。
⒈ 同“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”。
引《東觀漢紀(jì)·班超傳》:“超 悉會其吏士三十六人,酒酣激怒曰:‘不探虎穴,不得虎子?!?br />《三國志·吳志·呂蒙傳》:“貧賤難可居,脫誤有功,富貴可致。且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?”
宋 陳亮 《酌古論二·馬援》:“勝敗在人而不在險,唯險而后可以見人之能否也。且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!冒大險而后能立奇功。”
⒈ (諺語)?不深入險境,就不能獲得勝利成功。也作「不入虎穴,焉得虎子」。
引《三國志·吳書·卷五四·呂蒙傳》:「蒙曰:『貧賤難可居,脫誤有功,富貴可致。且不探虎穴,安得虎子?』」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