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見“蟬鬢”。
⒈ 亦作“蟬髩”。古代婦女的一種發(fā)式。兩鬢薄如蟬翼,故稱。亦借指婦女。
引晉 崔豹 《古今注·雜注》:“魏文帝 宮人絶所寵者,有 莫瓊樹、薛夜來、田尚衣、段巧笑,日夕在側(cè), 瓊樹 乃製蟬鬢??~眇如蟬翼,故曰蟬鬢。”
南朝 梁元帝 《登顏園故閣》詩:“妝成理蟬鬢,笑罷斂蛾眉?!?br />唐 溫庭筠 《詠春幡》:“碧煙隨刃落,蟬髩覺春來?!?br />清 納蘭性德 《浣溪沙》詞:“睡起惺忪強(qiáng)自支,緑傾蟬鬢下簾時,夜來愁損小腰肢?!?/span>
⒈ 梳理成如蟬翼般縹緲動人的婦女的兩鬢。
引晉·崔豹《古今注·卷下·雜注》:「魏文帝宮人有絕所寵者,有莫瓊樹、薛夜來、陳尚衣、段巧笑四人,日夕在側(cè)。瓊樹乃制蟬鬢,縹渺如蟬翼,故曰蟬鬢?!?br />南朝梁·元帝〈登顏園故閣〉詩:「妝成里蟬鬢,笑罷斂娥眉。」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(diǎn)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