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留作鑒戒。
⒉ 猶言俯察。
⒈ 留作鑒戒。
引明 李贄 《譎奸論》:“吾又以知譎之無益,奸之受禍也。故作《譎奸論》以垂鑒焉?!?br />魯迅 《偽自由書·言論自由的界限》:“這我是親眼見過好幾回的,非‘賣老’也,不自覺其做奴才之君子,幸想一想而垂鑒焉。”
⒉ 猶言俯察。 清 顏光敏 《顏氏家藏尺牘·葉尚書方藹》:“伏惟垂鑒不宣。
引藹 再頓首?!?br />孫中山 《臨時大總統(tǒng)宣告各友邦書》:“猶恐世界各邦,或昧於吾民睦鄰之真旨,故將下列各條,披瀝陳於各邦之前,我各邦尚垂鑒之?!?/span>
⒈ 賜鑒、俯察。書牘中常用為冒頭敬辭。
引清·顏光敏《顏氏家藏尺牘·卷一·葉尚書方藹》:「伏惟垂鑒不宣。藹再頓首。」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(diǎn)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