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1934年上海展開語文如何接近民眾的討論,認為“五四”以來的白話文已與大眾有隔閡,提出了“大眾語”的口號,也就是說,要建設一種說得出、聽得懂、寫得來、看得下的適合大眾需要的語文。大眾語論戰(zhàn)給當時廢止白話、恢復文言、提倡尊孔讀經(jīng)的逆流以很大打擊,對新文學和拉丁化新文字運動起了推進作用。
⒈ 1934年 上海 展開語文如何接近民眾的討論,認為“五四”以來的白話文已與大眾有隔閡,提出了“大眾語”的口號,也就是說,要建設一種說得出、聽得懂、寫得來、看得下的適合大眾需要的語文。大眾語論戰(zhàn)給當時廢止白話、恢復文言、提倡尊孔讀經(jīng)的逆流以很大打擊,對新文學和拉丁化新文字運動起了推進作用。
引魯迅 《書信集·致曹聚仁》:“我對于大眾語的問題,一向未曾研究,所以即使下問,也說不出什么來?!?br />亦稱“大眾語文”。 魯迅 《花邊文學·漢字和拉丁化》:“反對大眾語文的人,對主張者得意地命令道:‘拿出貨色來看!’”
⒈ 大眾通用的語言。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