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得到土地。
⒉ 得到適宜生長的土壤。
⒊ 謂發(fā)跡。
⒈ 得到土地。
引《左傳·成公二年》:“子得其國寶,我亦得地,而紓于難,其榮多矣?!?br />《史記·平原君虞卿列傳》:“秦 兵不獘而多得地,是彊 秦 而弱 趙 也?!?/span>
⒉ 得到適宜生長的土壤。
引《藝文類聚》卷八八引 南朝 梁 沉約 《高松賦》:“鬱彼高松,棲根得地?!?br />唐 杜甫 《病柏》詩:“出非不得地,蟠據(jù)亦高大?!?br />宋 曹組 《好事近·梅》詞:“江 南得地故先開,不待有飛雪?!?/span>
⒊ 謂發(fā)跡。
引元 李壽卿 《伍員吹簫》第四折:“我父親其時便説,有一子是個村廝憨郎,久以后你須得地,略把眼照覻休忘。”
元 無名氏 《馬陵道》楔子:“龐涓 久后得地呵,此人是個短見薄識,絶恩絶義的人。”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