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謂既已領(lǐng)會其意旨,則不再需要表意之言詞。語出《莊子·外物》:“言者所以在意,得意而忘言。”
⒉ 引申為彼此默喻,心照不宣。
⒈ 謂既已領(lǐng)會其意旨,則不再需要表意之言詞。
引語出《莊子·外物》:“言者所以在意,得意而忘言?!?br />《晉書·傅咸傳》:“得意忘言,言未易盡。茍明公有以察其???,言豈在多?!?br />南朝 梁 吳均 《行路難》詩之五:“君不見 上林苑 中客,冰羅霧縠象牙席。盡是得意忘言者,探腸見膽無所惜?!?/span>
⒉ 引申為彼此默喻,心照不宣。
引清 王士禛 《香祖筆記》卷二:“唐 人五言絶句,往往入禪,有得意忘言之妙?!?br />郭紹虞 《中國文學(xué)批評史》六八:“何況建立在這種境界的詩論,如所謂作詩方法也,讀詩方法也,又都重在語中無語……重在不著一字,重在得意忘言?!?/span>
⒈ 不拘泥于字句言辭,既得其意,則忘其言。語本后指彼此有默契,心照不宣。
引《莊子·外物》:「言者所以在意,得意而忘言?!?br />《文明小史·第二回》:「府縣心里還當(dāng)他們話到投機(jī),得意忘言?!?/span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(diǎn)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