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多婚”。
⒉ 指饑荒之年,簡化婚禮,使民便于嫁娶,因而成婚者多。為周時十二荒政之一。
⒈ 亦作“多婚”。指饑荒之年,簡化婚禮,使民便于嫁娶,因而成婚者多。為 周 時十二荒政之一。
引《周禮·地官·大司徒》:“以荒政十有二,聚萬民,一曰散利,二曰薄征,三曰緩刑……十曰多昬?!?br />鄭玄 注引 鄭司農(nóng) 曰:“多昬,不備禮而娶昬者多也。”
賈公彥 疏:“昬禮有六,并有玄纁束帛。兇荒為昬,不可備行此禮,使有女之家得減口數(shù),有男之家易得其妻,故娶昬者多也?!?br />宋 秦觀 《財用策下》:“凡嫁子娶妻,純帛無過五兩,兇荒則又殺禮而多婚?!?/span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