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有陽無陰。古人謂一切事物必須陰陽相濟,獨陽無陰,則事物難成或會發(fā)生弊病。
⒈ 有陽無陰。古人謂一切事物必須陰陽相濟,獨陽無陰,則事物難成或會發(fā)生弊病。參見“獨陰”。
引《穀梁傳·莊公三年》:“獨陰不生,獨陽不生,獨天不生,三合然后生?!?br />范寧 注引 徐邈 曰:“古人稱萬物負陰而抱陽,沖氣以為和。然則傳所謂天,蓋名其沖和之功,而神理所由也?!?br />楊士勛 疏:“陰能成物,陽能生物,天能養(yǎng)物,而總云生者,凡萬物初生必須三氣合、四時和,然后得生,不是獨陽能生也?!?br />唐 韓愈 《論今年權(quán)停選舉狀》:“君者,陽也;臣者,陰也。獨陽為旱,獨陰為水。今陛下圣明在上……而羣臣之賢,不及於古,又不能盡心於國,與陛下同心,助陛下為理,有君無臣,是以久旱?!?/span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