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疲憊貌;虛弱貌。
⒉ 萎靡不振貌。
⒈ 疲憊貌;虛弱貌。
引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勉學》:“薾然沮喪,若不勝衣也?!?br />宋 歐陽修 《與劉侍讀書》:“自夜來益注洩,今旦薾然,遂召 張康 診。”
明 方孝孺 《題溪漁子傳后》:“及乎涉歷無窮之變,未有不薾然消沮者也?!?br />清 王韜 《英但自守》:“甲胄之士,錦衣玉食,優(yōu)游嬉戲,而殫歷甘苦於戎行,故觀其外則彪然,而究其中則薾然。”
⒉ 萎靡不振貌。
引《元史·董文用傳》:“御史臺,譬之臥虎,雖未噬人,人猶畏其為虎也。今虛名僅存,紀綱猶不振,一旦摧抑之,則風采薾然,無可復望者矣?!?br />清 方苞 《讀<王風>》:“世儒以 周 不能興,遂謂《王風》氣象薾然不可振起,是所謂見其影而不見其形者也?!?/span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