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指明清時駐防在地方上的軍隊。
⒈ 指 明 清 時駐防在地方上的軍隊。
引清 姚燮 《歲暮》詩之二:“埋鹽窖冷飢逃雀,防汛兵閑醉博梟。”
原注:“防汛兵, 清 制,千總、把總、外委所屬的緑營兵稱汛,分防地稱汛地?!?br />亦省稱“防兵”。 鄭觀應(yīng) 《盛世危言·民團上》:“兵制有六種:一、營兵,二、砲臺守兵,三、各處汛地防兵,四、一等藏兵,五、二等藏兵,六、義兵。”
清 黃六鴻 《?;萑珪どW任·稟帖贅說》:“分撥各集防兵,宜時加檢察?!?/span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