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謂奉嚴正之辭而討有罪。
⒈ 謂奉嚴正之辭而討有罪。
引《書·大禹謨》:“肆予以爾眾士,奉辭伐罪。”
伐,一本作“罰”。 蔡沉 集傳:“奉帝之辭,罰 苗 之罪。”
《國語·鄭語》:“君若以 成周 之眾,奉辭伐罪,無不克矣。”
韋昭 注:“桓公 甚得 周 眾,奉直辭,伐有罪,故必勝也?!?br />《后漢書·鄭太傳》:“以此三德,待彼三亡,奉辭伐罪,誰敢御之!”
宋 岳飛 《奉詔移偽齊檄》:“我今奉辭伐罪,拯溺蘇枯?!?/span>
⒈ 奉持譴責的言語,以討伐有罪的國或人。
引《國語·鄭語》:「君若以成周之眾,奉辭伐罪,無不克矣?!?br />《南史·卷四·齊高帝本紀》:「公奉辭伐罪,戒旦晨征。」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