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依恃險阻而不臣服。
⒈ 依恃險阻而不臣服。
引《周禮·夏官·大司馬》:“野荒民散則削之,負固不服則侵之?!?br />鄭玄 注:“負,猶恃也;固,險可依以固者也;不服,不事大也?!?br />賈公彥 疏:“謂依恃險固,不服事大國,則以兵侵之。”
《水滸傳》第九九回:“張雄 等今被大兵圍困,負固不服?!?br />明 張瀚 《松窗夢語·南游記》:“自 梧州 以東, 肇慶 以西,中介大江,北岸皆郡邑;南岸為羅傍, 瑤 僮 據(jù)山倚江,負固不服,時出江上為盜,今已剿滅無遺?!?/span>
⒈ 憑恃險阻,不肯服罪。也作「負固不悛」。
引《周禮·夏官·大司馬》:「野荒民散則削之,負固不服則侵之。」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