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因不諧于流俗而受到的譏議。
⒈ 因不諧于流俗而受到的譏議。
引漢 袁康 《越絕書·外傳記范伯》:“有高世之材,必有負俗之累;有至智之明者,必破庶眾之議?!?br />《漢書·武帝紀》:“蓋有非常之功,必待非常之人,故馬或奔踶而致千里,士或有負俗之累而立功名?!?br />顏師古 注引 晉灼 曰:“負俗,謂被世譏論也?!?br />亦作“負俗之譏”。 《三國志·魏志·荀彧傳》“彧 疾留 壽春,以憂薨” 裴松之 注引《荀彧別傳》:“取士不以一揆, 戲志才、郭嘉 等有負俗之譏, 杜畿 簡傲少文,皆以智策舉之,終各顯名。”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