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見“裹尸馬革”。
⒈ 亦作“裹尸馬革”。
引語本《后漢書·馬援傳》:“方今 匈奴、烏桓 尚擾北邊,欲自請擊之。男兒要當(dāng)死於邊野,以馬革裹尸還葬耳,何能臥牀上在兒女子手中邪?”
清 昭槤 《嘯亭雜錄·楊誠齋軍門》:“如使 芳 執(zhí)殳效命,早裹尸馬革矣。”
宋 陸游 《隴頭水》詩:“男兒墮地志四方,裹尸馬革固其常。”
清 孫義鈞 《前定海行》:“裹尸馬革壯夫心,囊骨鴟夷忠勇節(jié)?!?/span>
⒈ 古人若戰(zhàn)死疆場上,往往用馬皮把尸體包裹起來。比喻效命疆場。宋·陸游〈隴頭水〉詩:「裹尸馬革固其常,豈若婦女不下堂。」明·邵燦也作「馬革裹尸」。
引《香囊記·第一二出》:「還須上萬言策,拼取微軀,裹尸馬革?!?/span>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(luò)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(zé)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(diǎn)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(xué)習(xí)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