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因羞愧而汗發(fā)于顏面,泛指慚愧。
例不善為斫,血指汗顏。——韓愈《祭柳子厚文》
英blush with shame; feel deeply shamed;
⒈ 臉上出汗。
引唐 韓愈 《祭柳子厚文》:“不善為斵,血指汗顏。”
⒉ 形容羞愧。
引元 高文秀 《澠池會》第二折:“我若輸了呵,面搽紅粉,豈不汗顏?!?br />清 方文 《送史趾祥歸宜興兼寄陳定生周穎侯》詩:“學稼仍艱食,求人每汗顏?!?br />郭小川 《贈友人》詩:“而我和你,尤其是我付出的卻是那么少、那么少,以至永遠感到汗顏?!?/span>
⒈ 因心中羞慚而出汗。
引唐·韓愈〈祭柳子厚文〉:「不善為斵,血指汗顏?!?br />《幼學瓊林·卷二·身體類》:「事遂心曰如愿,可愧曰汗顏。」
本站部份資料來自網(wǎng)絡或由網(wǎng)友提供,如有問題請速與我們聯(lián)系,我們將立即處理!
Copyright © 2020-2024 中華漢語詞典m.allstreams.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備2024058711號
免責聲明:本站非營利性站點,以方便網(wǎng)友為主,僅供學習。合作/投訴聯(lián)系QQ:1553292129